隆盛行訪談報告

 

<div>

訪談人:王淇郁(S08550154)、蕭柔暄 (S08550132)、李堉綺(S08550125) 社會1A

 

受訪者:第二市場 隆盛行

{C}{C}{C}

 

       隆盛行位於二市場,是一間雜貨店,這間店是從老闆的爺爺那一代就傳下來的,最興盛的時候是老闆的爸爸那一代,一直到了近幾年沒落了下來,其主要原因是因為現在的市場消費模式的改變,與以往不同的是過去大多數的人買東西的第一選項是到雜貨店去購買,並且他們有所謂的顧客忠誠度,所以一直以來他們都是人在等貨,如果今天顧客過來,發現沒有貨,他明天還會再過來一趟:但是現在的消費模式已經被24小時的便利超商和大賣場 (好事多、家樂福),徹底的改變了,所以現在這間店的主要客源是附近鄰居。

 

        老闆提到在父親那一代是最繁榮的時候,那時候他們晚上11點關店,早上6點開門,但是在4點的時候他們就有人來敲門要買東西了,加上當時二市場是蔬果市場的集散地,所以大家來買水果等用品時,也會將生活必需品也一並買齊,而且他們那時候進貨量是現在的好幾倍,通常1個月要消耗好幾本的支票,現在一本可以用個兩三年,所以可見再過去雜貨店是大部分人最基本的消費場所,在因為便利商店的批發市場的興盛,使大部分的人改變了他們原有的消費型態,漸漸的不再雜貨店消費。

 

       隨著時代的改變,第二市場的情況也逐漸走下坡,老闆認為振興第二市場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因為第二市場的衰弱牽扯到許多複雜的問題。其中有一項大問題就是消費者與賣家的心態問題,老闆說大部分在第二市場的攤位在面臨賺不到錢的問題下,會因為成本的考量而選擇收起攤位,逐漸的店舖開始減少,而即便是空的店鋪也必須繳錢給政府,加上如果將店舖再租給其他人,得到的租金也不如過去的多,因此大部分的店主都會選擇將攤位收起來,把店面空著擺;這樣做的原因只是希望等到有一天政府能夠收購,並且得到政府的收購金。除此之外,觀光客來到第二市場後,多為走馬看花,並不會做出實際的消費行為,因此對於第二市場來說完全是沒有收入可言。

 

        其實二市場也不是完全沒有嘗試再做改變的,像是政府可能會花一筆錢再為二市場做一些宣傳活動有時也會架舞台,但是政府在做活動這一方面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像是他們辦了活動,但是非常多的店家是不知道的,就算辦了活動,有人過來了,店家也沒有開張大部分的店還是關起鐵門沒有再營業的,所以遊客來了還是不會知道二市場再賣什麼,導致起不到宣傳的作用。

       

      老闆在交談的過程中,提出一個我們認為非常不錯想法,是關於文創產業的新的組成型態,通常我們想到文創產業都會先想到的是年輕人在做的是,因為通常年輕人會有一股衝勁,會想嘗試非常多的東西,也有體裡去做那些西藥花非常多時間去完成且材及各方面的相關資料,但是文創產業是要投入非常多的心思的,光是資料的採集方面,就要花上非常長的一段時間,通常資料都是利用訪談的方式,去和當地的年長者聊天,並從中獲取非常多的訊息;老闆提出的方法是,由他們這些已經或是快要退休的人當老闆,聘請那些有體力和有理想的年輕人做事情,老闆可以提供些背景故事,年輕人則來搞創意,這樣可以降低那些年輕人搞文創的失敗率,因為他們事有一定資金的退休者,但年輕人如果一失敗他們就真的什麼都沒有了。

 

       在這次的訪談中,老闆提出了許多第二市場存在的隱性問題,我們也更進步了解到第二市場難以重振的原因。老闆提出了一個我們認為不錯的概念,就是政府可以統一收購第二市場的店舖,並藉由大型企業的投資,來讓第二市場轉型成觀光市場。這樣除了可以統一整理並且規劃第二市場,也能讓這些等待時機的店主得到他們想要的投資。畢竟第二市場目前的商家也多為雜貨店和蔬果市場的傳統產業,和現在批發行的商場來比,的確屬於落寞且吃虧的狀況。對於第二市場未來的發展我們難以斷定,但是希望在這片充滿人情味的傳統產業能得到政府的注重,而不是僅靠民間的宣傳,希望未來的第二市場能持續的存在,並且有新的轉機及商機。

 

與隆盛行老闆合照

</div>